去过很多次青岛,今年是人生中第四次。

也许,这便是命中注定的缘分。

对青岛的印象,一直很好。山海相依、街道清爽、啤酒香浓,人情味浓。尽管早些年媒体偶有“宰客”新闻,但在我心中,那只是个别现象——“好客山东”的底色,从未褪色。

一、缘定青岛

第一次去青岛,是2005年。那时网易召开全国电信运营商合作大会。会议之外,我还拍下了一组婚纱照。 谁能想到,一年之后便步入婚姻。青岛,从此成为我人生中一个柔软的注脚——青春、浪漫、热烈,都留在那片蔚蓝之中。

二、惊魂、感恩

第二次,是2009年。我作为信息技术顾问,随市纪检委领导赴青岛考察行政效能监察系统。 途中发生了小插曲:在高速上,我们的商务车被一辆日照牌照的小车轻微追尾。大家站在两车中间查看损伤。 片刻后,交警赶来,大声呵斥:“别站车中间!撤离快车道,放好警示牌!” 当时只觉得这警察态度不太好。可十分钟后,又一辆车追尾上来,三车连撞,白烟腾起。交警看了我们一眼,轻声说:“不喊你们下来,腿都得断。” 那一刻,我只剩后怕与感激。原来,山东人的“硬气”,恰是一种深沉的善意。

三、身份、目光

第三次,是2015年前后。那时我已离开通信运营商,身份不同,关注点也不同。 我参加了一个会议,考察零售门店与自动提货柜。行色匆匆,脚步匆忙,但内心却格外平静。 换了角色,换了角度,再看世界,看到的都是另一种风景。

四、青春易逝、岁月难留

2025年11月,应青岛海石集团(石基商用与海信智能商用融合品牌)邀请,再赴青岛。 二十年,恍若一梦。彼时少年意气风发,如今已是中年从容。 “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。” 出了青岛站,对面就是栈桥。 站在堤坝上,看浪花翻卷,看成双成对的年轻人笑闹着拍照,忽然心中涌起一句: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五、行走,是另一种思考

人,还是要多出去走走。 在工作上,走出去能跳出日常的惯性思维,激发新的灵感与视野; 在心情上,哪怕只是四天短暂行程,也足以让焦虑暂歇,让心重新呼吸。 放空、追忆、思考。 这趟短暂的行程,不只是“去一趟青岛”, 很多老友未见,许多故地未访,匆匆两日, 更像是一场属于心灵的—— 再出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