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,我把家里的 FTTR 网络、Wi-Fi 和各种设备的无线性能,折腾了个遍。

起因很简单:**台式机无线速度上不去。**光猫是联通给装的华为 B866(FTTR 主节点),家里是千兆带宽,但台式机测速只有一两百兆,和预期差太多。

一、问题出现:速度上不去

因为家里是2005年装修布放的CAT5或CAT5e网线(时间太久,记不清了),而且有些地方存在接线子转接问题,能跑满几百兆就已经不错了,也不想大动干戈去折腾家中物理布线,所以改为无线方案。 笔记本和台式机是我的生产力工具,笔记本还好,但台式机主板自带无线网卡也只有百兆速率,所以外接了PCI-E无线网卡 Intel AX210,但在设备管理器里看不到信道宽度设置,也跑不到 160MHz。我一度怀疑是无线网卡问题。

后来才发现——没接接天线。 捂脸

接上天线后,立刻从 100+ Mbps 跳到 500+ Mbps,但依然没跑满。

二、怀疑光猫:FTTR 到底支不支持 160MHz?

我又开始怀疑 FTTR 主节点不支持 160MHz。但我用 MacBook Pro 测,轻松跑到 1400+ Mbps。

说明不是光猫的问题,而是 设备之间协商的信道宽度不一样。

进后台查看配置,FTTR 默认是「普通场景 — 20MHz」。 这是为了兼容性、稳定性、覆盖范围——不是为了速度。

我把模式改为「高密场景」,让 5G 优先用到 80MHz、160MHz。

三、速度逐步上来

调完之后,所有设备的速度一下子就拉开了:

  • 台式机(AX210)(后微调了频率、功率等网卡细节设置) Speedtest:1100+ Mbps / 240+ Mbps

  • MacBook Pro M4 Max 全球网测:1400+ Mbps

  • iPhone 13 全球网测:700+ Mbps

  • 华为手机 全球网测:1600+ Mbps

这也说明了,不同设备的射频设计、天线数量、Wi-Fi 协议支持程度差异非常大——不是所有设备都能跑满 160MHz,也不是所有设备都能达到相同速度。

四、最后的结论

折腾了几天,我总结出几个关键点:

  1. FTTR 主节点是支持高速 Wi-Fi 的

只是运营商默认设置偏“保守”,需要手动切换成更高性能的模式。

  1. 设备不同,速度差距巨大

苹果、华为手机的 Wi-Fi 射频设计很强;老 iPhone、旧电脑、外接无线网卡往往弱一些。

  1. Intel AX210 细节设置很重要

默认的Intel AX210 PCI-E 无线网卡中,有非常多的设置细节。 如: 电源功率(最高值)

  • 802.11a/b/g(双频带802.11a/b/g)
  • MIMO节能模式(无SMPS,不要打开任何动态、静态、自动,这涉及是否允许独立一根天线工作,导致降频。)
  • 802.11n/ac/ax(802.11ax)
  • 混合保护模式(RTS/CTS)
  • 首选频带(5GHz,自信信号不错的话,选择5GHz + 6 GHz也可以。这是防止5和6频带反复跳跃。)
  • 超高速模式(6GHz)
  • 2.4Ghz、5GHz、6GHz,这三个选项除了自动以外,所有的频率都是20GHz,这很尴尬。正常由一个160GHZ或两个80GHz就能组成的WIFI6或WIFI6e网络,现在相当于用两根天线,每根天线4个20Ghz组成的160GHz带宽,属实有点儿小马拉大车。(查阅资料,有的说为了稳定,有的说因为地区频率限制,目前还没有结论。)
  1. 看速度不能只看测速网站

Speedtest、全球网测、运营商节点,数值本身就会有差异。

五、最后

最终,我家里的无线速度几乎跑满了千兆带宽,比最开始提升了接近十倍。但仍有提升空间,因为我并未安装APB671-S2,这个才是接入WIFI7,使用80或160MHz的宽频设备。目前虽已达到一定速度,是由良好的信号场和较近的距离,以及高性能的终端设备形成的。有机会,还是要把APB671-S2这个设备装好,发挥其极限效果。(但需要拉明线了)

折腾本身不算轻松,不过把原理搞清楚、看到结果,也算是件值得记录的事情。

频率调整不等于功率调整,网速快不是因为功率大,是因为频带宽传输需率高。不必担心辐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