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7年前在杭州华为大学培训回忆
时光荏苒,17年前的冬日,下着小雨的杭州培训仿佛就在昨天。2008年11月,我还在网通互联网业务开发中心任技术主管,负责互联网业务技术架构管理。那时的我带着对各类新知识的渴望,踏上了华为大学的培训之旅。课程聚焦SmartAX MA5300系列宽带接入设备,内容涵盖TCP/IP基础、ATM原理、设备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。每天的课程安排紧凑而充实,理论与实践结合,让我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😊 ...
时光荏苒,17年前的冬日,下着小雨的杭州培训仿佛就在昨天。2008年11月,我还在网通互联网业务开发中心任技术主管,负责互联网业务技术架构管理。那时的我带着对各类新知识的渴望,踏上了华为大学的培训之旅。课程聚焦SmartAX MA5300系列宽带接入设备,内容涵盖TCP/IP基础、ATM原理、设备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。每天的课程安排紧凑而充实,理论与实践结合,让我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😊 ...
我的职业之路:从邮电局到知识型员工 🌟 1998年,我怀着对通信行业的热忱,和对互联网未来的憧憬,选择了承德市邮电局,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。记得当年还有“公安、国安、统建”等几个选择,但经过深思熟虑,还是选择了通信行业。从那一刻起,我便正式和IT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,投身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学习和工作。💻 ...
我的博客之旅:坚持写作与技术DIY的思考 初衷:为何开始写博客 一个多月前,我决定开始坚持写博客,这不仅是为了记录,更是出于以下几个深思熟虑的初衷: 回顾与总结:这二十多年主导了非常多的技术项目,积累了不少经验。通过写作,我迫使自己深入思考,梳理技术细节,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。 捕捉灵感:灵感往往稍纵即逝,博客是一个完美的载体,让我能够记录那些思维的闪光点,并对其展开、引申,留下深刻的思考痕迹。 锻炼能力:写作是思考的延伸,也是表达的艺术。通过持续写作,我希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、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。 保持技术优势:在快速变化的技术领域,持续学习和输出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博客让我不仅能巩固知识,还能探索新的技术可能性。 平台选择:为何选择独立博客 在选择博客平台时,我放弃了微信订阅号等封闭生态圈。像腾讯、阿里或字节跳动的生态,虽然流量大,但它们割裂了公共互联网的开放性,内容无法被搜索引擎直接访问,这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。我希望我的内容能够自由传播,触达更广泛的读者。 ...
关于沈楠 我是沈楠,一位从单边带通信时代走来的技术探索者,拥有日本J. F. Oberlin大学大学院信息学硕士学位。从1994年的点对点通信到2024年的集团物联网体系,我用代码与系统连接世界。业余时间,我是马拉松爱好者、父亲,享受技术与生活的交融。欢迎了解我的故事! ...